“五一”前夕,广新集团喜讯连连:佛塑科技控股子公司纬达光电研发总监、塑料制品正高级工程师、技师周文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广青科技常务副总经理、钢铁冶金高级工程师、广东省特级技师刘光勇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佛塑科技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份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新集团工会历时五年打造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 “星级工匠”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广新集团已建起覆盖新能源新材料、生猪养殖、偏光片及光学膜、酱油酿造等领域的21个工作室。
▲佛塑科技周文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广青科技刘光勇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佛塑科技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金字塔育匠:构建“四级联审”评分体系
广新集团工会将工作室评价机制从技术攻坚的“单点突破”升级为“体系化跨越”,并构建“四级联审”评分体系确保评星定级科学严谨:工作室自评需依据创新成果、技术突破等维度形成自评分值;集团所属二级企业工会复核认定且对自评材料真实性、数据支撑性进行审核,提出申评建议;广新集团工会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成果转化效益综合评定星级复审;集团审定确保星级与战略导向、创新贡献高度匹配。
动态机制:能上能下,让创新“永不停机”
广新集团工会建立“年度培育+两年考核评星”的动态管理体系,2023-2024年推动工作室孵化专利205项,成果转化大幅提升。
广新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黄家合表示,集团以严格的晋升规则倒逼工作室持续进阶。工作室想要晋级三星,必须连闯三关,现有星级达标、新级指标全满足、评分超90分。作为工作室领衔人,周文贤致力偏光片及相关光学膜材料研究,成功推动高耐久偏光片项目逐步实现稳定量产。“获得全国劳模的荣誉让我觉得重任在肩。我计划三年内培养光学膜工程师15名,项目经理5名,产品经理5名,技能人才10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周文贤说。
跨界融合:硬科技与暖民生交响
在乡村振兴领域,由全国劳模刘定发领衔的工作室推出的“数智猪场”将数智养殖管理系统推广至所有养殖基地,同时建设一个全智化养殖生产基地和一个智能饲喂生产基地,各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达95%,生猪存活率提升至96%,带动农户大幅增收;王先燕工作室用两年时间攻克家蚕种性退化难题,使“两广二号”蚕种综合经济性状稳定提升,生存率提高3%,全茧量提高2%,带动广东蚕农增收超千万元;熊有力工作室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将“AI+创意”深度融合,为打造美丽乡村IP注入强大动力。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吴锡坤带领团队开展高性能铝型材精密挤压技术研究
在民生领域,周朝晖工作室成功攻克传统酱油代谢危害物难题,使“广式酱油”安全指标跃升至超越欧盟标准水平,为大众饮食健康筑牢防线;吴锡坤、徐文保、王顺成、靳力争四大工作室组成的“铝业智造天团”,使新能源汽车超大型结构件良品率有效提高,六大类主导产品均通过碳足迹认证,实现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挤压数字工艺的技术创新,数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孟刚、魏爱英、蔡友华等工作室专注于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其开发的赖氨酸及苏氨酸高产菌株让发酵转化率提升0.3%,每年降低企业动物营养业务成本超6000万元,同时助力东北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实现“一粒玉米酿出十种产品”。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蔡友华带领团队年轻成员实验操作
创新版图:21颗“匠星”照亮产业未来
接下来,广新集团工会将在现有21个工匠版图基础上,评出引领战略突破的三星级工作室,攻坚技术转化的二星级工作室和激活基层创新的一星级工作室,同步在新申报的9个候选工作室中培育3至5个新的工作室并予以命名授牌,构建起“头部破局、腰部强链、底部蓄能”的三级创新生态。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尹帮伍在中控室检测实时数据
当匠心精神碰撞星级体系,广新集团职工以“向上突破”的锐气和“向下扎根”的定力,向新图强,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数字服务与供应链服务战线上铺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画卷。